趋势与变革: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
疫情期间,全国高校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把准发展趋势,找出问题不足,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线上教学是大势所趋
线上教学是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趋。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显著特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采用5G和人工智能(AR/VR)技术的在线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教学资源充足、呈现手段丰富、网络高速流畅等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高校正步入加快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快车道。线上教学日益成为中国高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教育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新引擎。从“引进来”角度看,线上教学将成为国内高校师生跨越地理鸿沟,获取国外一流高校优质课程和学术资源,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从“走出去”角度看,在全球化时代,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水平是中国高校开展对外教学,推动线上学术文化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要求。
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在线教学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更加灵活自主。学生拥有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可以灵活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知识、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把握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学校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更加精准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教师的教学特点,为学生定制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老师定制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案。由此,在线教学成为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持续不断增强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高校作为集聚人才与教育资源的知识高地和施教机构,应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一是改革线上教学组织方式,健全不同学段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弹性学习机制,畅通学习成果认定、学分认定转换渠道,开展多元化学历教育;二是通过线上教学满足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员的学习需求。
高校线上教学面临的瓶颈和难题
当前中国高校线上教学仍处于线下往线上平移的阶段,线上教学在质量和模式构建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难题。
思想观念亟需更新。目前,高校、师生、社会和家庭对线上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从全国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的情况来看,把线下传统的课堂平移到线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在线教学还不适应,在新鲜感消失后,参与线上教学的积极性消退,学习质量不高。
技术支撑存在短板。自2012年MOOC(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兴起和广泛应用以来,支撑线上教学的技术有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但尚不能充分满足大规模线上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一是网络通信平台建设不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依托互联网通信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但受制于网络支撑条件,在大量师生同时直播、点播和下载资源时,网络拥堵甚至瘫痪等状况频出,多数课程尤其是直播课程难以顺利进行,课程质量受到影响。二是线上教学平台数量众多,鱼目混杂,难以满足师生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三是线上教学实验的技术支持存在短板,实验课程的虚拟仿真研发和供给不足。
优质资源建设不足。教育资源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其核心要素是师资和课程等教学资源。目前,高校在利用优质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一,高校拥有丰富的线下优质教育资源,但在将线下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和运用、最大程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用方面,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二,国家层面开发建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但数量还不够;国际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开放了一系列公开课资源,但我们的借鉴还不够。三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等同于有效的学习。学习资源需要与教学目标和内容密切关联,需要与学习者的身心特征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面对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国高校开展线上教学时在学习资源选择、难易程度设计和组织呈现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适应能力仍需加强。高校对线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培训的有效支持服务是确保在线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既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学习,也需要高校加大对教师的支持服务力度。另外,面向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效支持服务还需加强。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知识传授、教学实践等学术性支持服务和价值塑造、情感认同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
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线上教学对高校现有教学管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线上教学时,师生处于空间分离状态,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和各种媒体设备开展异地同步或异步教与学,教与学的过程被分割成紧密相连的各个阶段。高校对教师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如何进行线上学习、线上课堂教学秩序如何维持等问题还缺乏探索。当前,线上教学的组织形式多为直播、录播和点播,即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转录为电子资源,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缺少学习体验,教与学双方的现场感都较弱。线上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给高校线上教学过程管理带来了挑战。此外,高校在建立线上教学教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学生考核体系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探索实践。
促进高校线上教学高质量发展
疫情给高校正常教学带来了冲击,也为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了机遇,高校应借此契机,主动加强线上教学分析研究,加快推进线上教学变革,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更新理念,引领线上教学优质发展。理念决定变革的方向。线上教学需根据教学对象、课型特点、教学内容、实施条件等灵活组织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教学共生”的根本转变。线上教学缺少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情绪互动,为保证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从学生视角安排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努力通过互动答疑、随堂测验、难点解答、研讨交流、汇报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学习转变为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在教学资源方面,要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差异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求。针对线上教学缺少学习氛围和教学监管力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来设计课程,创设更加开放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工具优势,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学习。
升级技术,丰富线上教学支撑手段。一是开发虚拟仿真技术。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大线上仿真实验的开发力度,着力解决线上实验教学的技术支撑难题。二是开发智能感控技术。即时识别学生学习状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的智能感控系统,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成效、科学调整教学进度。三是改进用户体验。针对各类在线教学平台在通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用户使用友好度、承载力等方面的不足,要加强技术革新,改进用户体验,保证平台能同时容纳更多使用者、满足更多使用需求。
优化资源,夯实线上教学运行基础。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操作便捷、支撑能力强的硬件平台,流畅稳定的网络通信以及优质的课程资源。为确保大规模在线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一要加快改善网络条件,加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保障;二要面向未来终身教育需求,满足不同专业、学历、层次、背景人群的学习需求,制定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持续加大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三要积极推进校际合作共享,集中各方优势力量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同时尽量将教学资源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灵活选择组合。
提升能力,保证在线教学高效开展。教师要深化对线上教学的认识,熟练运用线上教学各类工具平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要认真研究线上教学规律,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要挖掘提炼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努力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要尽快适应线上教学,提升自控能力,培养自主研学能力,掌握在线学习方法。在线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提高的过程,教师应认真备课,提升相应的教学技能,改进授课方式;学生应更加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合力构建“教学共生型”在线课堂。
创新管理,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水平。在线教学不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学校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加强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东南大学为保障在线教学有序开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与智慧教学工具,通过教学方法讲座、名师示范授课、跟堂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实战以及教学名师点评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的在线教学培训,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基本类、进阶类、高阶类和心理疏导类等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课程资源,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线上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师线上教学技能。二是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的授课方式和组织方式。线上教学的形式、平台丰富多样,学校应指导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类型特点和授课人数,采用MOOC(慕课)、研讨答疑、录播、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按“一课一案”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为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多个教学平台间频繁切换,学校要结合实际,精选若干线上教学平台,引导教师选用相对集中的几个线上课程平台和软件工具开展教学。三是要及时收集、准确分析反映教学质量的数据,实现多维度教学质量监测。东南大学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校院(系)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三个维度,实现质量管控的全员参与、有机互动,形成了“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的质量管理闭环。学校实施校、院(系)两级线上教学督导制度,开展在线学生评教与满意度调查,一方面遴选优秀在线教学案例并推广示范,促进交流;另一方面尽早发现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学校与在线课程平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实时监测教学运行,通过学生出勤率、预习完成度和师生互动等指标,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为在线教学提供有力质量保障。四是要推进教学进程的信息化管理。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推进基于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方式改革,全方位、多维度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加快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协同发力、融合互补的教学模式,将是今后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作者左惟: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