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的“金课”
浏览量:
添加时间:2019-09-12 14:34:10

     

 

论信息时代的“金课”

中山大学  王竹立

【摘要】自从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求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但对什么是 “金课”、什么是“水课”理解不一,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重治理、轻培育。“金课”的特征可以归结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信息时代的“金课”设计应符合三个原则:一 是体现信息时代的新知识观、新学习观;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落实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应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教学方式应由单纯的讲授,转变为互动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转变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方式。本研究以“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案例,对信息时代的“金课”特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金课”;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创新思维;混合式学习

 

金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 而是教育部为了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新名词。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中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水课金课定义进行了权威阐释,他说:什么是水课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什么是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吴岩司长进一步对两性一度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要更多地进行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三是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不能满堂灌,而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而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保障较多的学习和思考时间[1]。笔者用思维导图对吴岩司长的金课阐述概括如下(见图 1)。

教育部《通知》和吴岩司长的讲话,在全国本科高校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运动。然而,各地方各高校乃至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什么是金课,什么是水课,各自有不同的理解,因而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某些偏差。为此,笔者想结合个人的实践与认识,谈一点看法。

 

 

 

一、为什么会出现水课

现在之所以要大张旗鼓打造金课,是因为现实中确实出现了不少水课水课的成因很 复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失误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高校管理一直存在着 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研究型大学尤其严重。尽管每一所高校的领导都说教学很重要,但教师的切身感受正好相反,因为晋升政策和奖励政策都向科研倾斜。科研可以通过基金数、论文数、成果数进行量化评价,教学似乎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对教学的要求往往停留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不出现教学差错和事故上,缺乏对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明确具体的激励政策与措施。这一倾向严重影响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教改探索的积极性,甚至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不用心、应付了事;有时为了科研或其他活动,随意调课、停课,或找别的教师乃至自己的研究生代课,这样的现象一度并不少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大量水课并不意外。

2. 社会浮躁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状态,高校也很难置身其外。高校排名以科研指标和量化指标为主,迫使高校领导不得不重视那些能立竿见影有显示度的工作,而将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特征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次要位置。教师和学生也难免受到浮躁心态的影响,一些教师忙于发论文、报基金、搞项目、赚大钱,而无暇钻研教育科学和教学艺术;部分学生希望投机取巧,选一些轻松好玩又容易通过的课程攒够学分。师生双方心照不宣、相互配合,水课自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学校园。教育是要讲情怀的,讲究慢工出细活,急功近利、见利忘义是教育的大敌

3. 认知错误

在相当多的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中,存在一种普遍的共识:科研好,教学自然就会好;教学很容易,不需要研究;教学研究没有含金量。因此,重视教学只要加强管理,保证不出差错或事故就可以了。这一错误认知是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根源。事实上,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有很深学问的科学,需要下大力气来研究,尤其是在信息与智能时代,知识和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需要重新认识与探索。同时,教育还是一门有着丰富内涵的艺术,需要用心揣摩与实践。没有科学研究做基础,教学不会真正好。不做科研,教师很难深入理解本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精髓;科研做得好的人,教学未必一定好。因为教育本身也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更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些规律与智慧,与学科研究并不是一回事,需要专门的学习与训练。教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不能与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划等号。当前,我国大多数学科教师对教育理论、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与智能时代的变化知之不多,也是导致课程 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教育教学可以无师自通的时代已经过去。

二、治应避免三大误区

虽然对治理水课、培育金课的必要性,大家均无异议,然 而对什么是水课、什么是金课,各地区、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些偏差。据笔者的观察,最常见的问题是重治理、轻培育,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管理、轻改革

在治理水课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务部门最常见的举措就是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监督管理。如增派教学督导去课堂听课,在每间课室安装监控摄像头,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听课情况;要求师生上课不能迟到、早退,课堂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等。但在推进教学改革、增加课堂互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却没有多少具体措施。有些学校还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为教师开展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的改 革制造了障碍;大多数学校没有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如开展慕课+翻转课堂式教学,教师需要拿出部分课时便于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但学校教务部门规定,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在课堂内进行。这些过时的规定,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和教学信息化进程,也与教育部要求打造线上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精神背道而驰。

2. 重形式、轻内容

有的学校硬性规定,课堂要保证前排就座率、学生抬头率等,但现实中这些规定并不完全切合实际。某高校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由于课室较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学生习惯性地分散坐在课室的不同部位,前排就座率较低。教师经督导提出后,在下次上课时强制要求学生坐到前排来,由于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了不愉快的肢体冲突,反而干扰了教学过程。还有些学校认为,打造金课就要提高考试难度,规定每门课程必须有多少人不及格才算好课。这些形式主义的规定有害无益。

3. 重传统、轻创新

信息时代很多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今天的教师大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备课、授课,青年教师已经习惯在电脑上制作课件和完成各种课前准备,上课时只要带一个U盘或直接从网络中调取讲课资料。但一些学校认为,打造金课就是要恢复优良的教学传统,要求教师撰写和提交纸质教案,此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一些学校督导听课,拿着一份教学评分表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评分,但评分表的各项指标和流程,完全是 参照讲授式教学过程制定的,对一些讨论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活动并不合适,给开展此类教学活动的教师造成困扰。教学理念的冲突,导致不少教师对督导听课有抵触情绪。

笔者认为,治,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更多的金课。既要有一定的标准,也要鼓励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让建设金课,变成一次强化落后教育观的运动,这与教育部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如果我们把价值高、效果好的课比喻为金课,名声响、受众广的课比喻为火课,那么态度差、容易过的课就是水课,方法旧、满堂灌的是木课,内容老、不更新的是土课。我们可以用一组形容词反映这些课的特征,即黄有价、得发烫、过无痕、得无语、得掉渣。内容陈旧、方法老套 、一味灌输的课 ,即使再难 、再严,也不是金课,顶多是土课”“木课

三、信息时代金课设计三原则

吴岩司长在讲话中提出要建设五大类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类金课都离不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影响,即使是单纯的线下金课恐怕也不行。因为今天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构成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很难摆脱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干扰。如以前信息与知识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书本,一个是教师。学生手中只有一本教科书,教师手里多了几本教学参考书。学生走进课室前,头脑是空的,只有教科书中看到的一点知识,需要认真听教师讲授。今天,网络上有大量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文本、动画、课件、参考资料等,对于那些具有主动学习意识的学生来 说,他们走进教室之前脑袋里不再是空空如也,而是课前已获取了不少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上课时他们还可能带着手机、Pad、笔记本电脑进来,随时可以上网检索、做笔记、拍照录音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如何上课?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此,笔者将所有类型的金课,都归入信息时代 的金课’”这一大的范畴。

20184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刻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 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对此,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教育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不可少,没有不行。据笔者观察,在高校领导和教师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为此,笔者提出信息时代金课设计的三原则:一是新理念:信息时代的金课,必须体现信息时代的新知识观、新学习观;二是新模式:信息时代的金课,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新评价:信息时代的金课,必须落实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表现如下:

1.新理念

信息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知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学习应该如何转变?这个问题不可不察。金课之所以能成为金课,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必须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而新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育观,是保证这些的关键。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知识发生了以下四方面的变化:

变化一:知识由静态变成了动态。网络时代之前,知识主要存储在纸质文本之中,以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媒介形式表达,以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静态的层级结构。纸质书本中的知识,好比装在一个个瓶子之中的液体,其成分是固定的、静止的、不变的,互相之间互不混合、互不干扰。网络诞生之后,信息和知识主要存储在网络之中,在网络中迅速传播、扩散,并不断更新、迭代。亿万网民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与知识,同时也向网络贡献自己的信息与知识。这就好比原来装 在瓶中的液体,被统统倒入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渠道之中,像河流一样在网络中流动,与周围发生成分与数量的交换,容量因而像洪水一样不断增长。这时的知识还跟过去是一样的吗?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将今天的知识称为知识流”[2],所谓是指液体的一种运动状态,将知识比喻为河流,意味着知识由固体(形态固定不变)变成了液体(形态随时可变),而且位置可变。我们只要想想,网络中的信息与知识是如何被剪切、复制、粘贴、重组,以及如何被跨平台发送、推送、转发、传播,如何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见,就容易理解了。

变化二:知识由抽象变成了具象。过去我们学习知识,主要靠语言、文字、图形和各种符号。这些知识是由专家学者从具体的实践和经验中, 抽象概括出来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个人的前期基础与经验、乃至想象,将书本中抽象的知识还原为具体的情境和经验,才能真正理解。今天,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知识可以直接通过音频、视频、动画、三维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等进行可视化传授, 非常具体形象、直观逼真,省去了很多文字理解的 困难。知识呈现由一维、二维,变成三维、四维,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学习者通过直观形象方式获取的知识,如何用语 言文字进行抽象概括,比较困难,但分析和推理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才能进行。不具体无法知道本来面目,不抽象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这也是一些人批评数字化学习容易导致思维浅薄的原因。

变化三:知识由。过去我们认为, 知识要么存在于经典著作和教科书中,要么存在 于专家、学者和教师的脑中,是那些经过验证的、 正确的、被普遍接受的认知成果。学校里学习的, 主要是教科书里的知识。今天,对知识的理解可能需要扩大了。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知识只有通过权威书刊才能进入公共传播领域,被大众了解和掌握,这限制了人类对知识的想象。信息技术可以让个体的经验被事无巨细地记录下 来,并通过网络得到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变成他人的认知和经验,而无需先经过专家学者的加工整理,不必等到写进书本之后才得到传播。那些被写进经典著作和教科书中的知识,可称之为硬知识,它们是已经被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无论是 结构、内容和价值都趋于稳定;而那些还没有被专家学者加工整理,还没有被很好地结构化、系统化,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可称之为软知识软知识在结构、内容和价值方面还部分或全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软知识往往是情境性的知 识、实效性的知识和前沿性的知识,软知识中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个体经验、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等)。软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而硬知识的重要性却在不断下降 ,因 为很多硬知识将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所掌握。未来,用硬知 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被智能机器人解决。还有一些硬知识由于价值的下降而逐渐变。人类将专注于软知识的学习与建构[3-4]

变化四:知识由整体变成了碎片。碎片化是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挑战之一。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网络的超链接结构弱化了原有知识体系内部的联系,导致知识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多元,人的注意力不容易专注、持久;另一方面,为适应网络时代注意力下降的趋势,我们人为地将知识切割成碎片,出现微课、微博、微信等碎片化知识传播形式。此外,建构主义式的学习,也导致以往基于书本的系统学习的弱化;快节奏、多任务处理的生活方式转变,也会导致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时间碎片化、思维碎片化互相影响、相互促进,让碎片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如何将碎片化知识变成系统化知识,成为信息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5]

既然知识发生了变化,学习自然而然也要发生变化。近年来出现了两种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一是联通主义(又译为关联主义、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二是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两种理论对学习重新定义。联通主义理论认为,今天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连通比建构更重要;新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这些理论可作为信息时代学习的指导性理论[6]

鉴于此,今天金课教学观念也应该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方向转变。教学目标的先后顺序应该由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维训练,调整为思维训练技能培养知识 传授。具体知识是在思维训练和技能培养过程中顺带学到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最重视的就是知识传授,以教材为纲,会事先安排好先讲是什么,再讲为什么,最后讲怎么做;新的教学理念则主张从真实问题或情境出发,引导学习者先思考怎么做,再了解为什么,最后自主建构是什么的知识(见图 2)。

 

以医学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讲人体的形态结构,后讲机能变化(生理病理),最后才讲疾病的诊断治疗;而现代教学理念是先拿出一个真实病例(创设情境),引导学习者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和探究这些病症产生的机理和应对方法,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学习者会自主建构对该病症的全面了解。前者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知识,后者有利于培养学科思维和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技能,因而更符合金课的高阶性要求(见表 1)。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硬知识将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掌握,而像学科思维和综合技能这类软知识越来越重要。因此,新教学理念更符合未来时代的需要。

2. 新模式

我们思考一下,是什么?笔者经常会用一个封闭的立方体来比喻一堂实体教室里的。构成一堂课有三对(共六个)要素:第一对是教师和学生;第二对是内容和方法;第三对是课室和课时。这六个要素就像一个立方体的六面, 围成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封闭的立方体串联起来,就构成一列火车,这列火车就像一个完整的课程。之所以要让教学活动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就是为了将教室内外隔离开来,屏蔽来自外部的干扰,让课堂内形成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保障的正常进行。

今天,学习者又有了一个新的课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与实体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内完成的,而是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发生的。这种虚拟课堂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但它也有两大缺点:一是缺少面对面的交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都不是直接发生联系,而是要通过一个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中介。这种通过机器中介的互动,虽然也有某些优点,如既可以同步交流,也可以异步交流,而且还可以留下记录。但始终比不上面对面交互那么生动、直接、丰富。二是对学习者的自律性要求很高。线上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但每个人学习时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需要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与意志力,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

但无论如何今天的学生都可以有两个学习的途径:一个是实体课堂的学习;另一个是网上虚拟 课堂的学习。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到底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方式讲,部分已在网上学过相关内容的学生可能不再愿意听,课堂上讲什么、讲多少,对教师是一个颇费思量的事情。更大的挑战是,如果学生将手机、Pad、笔记本电脑带进课室怎么办?这就好比在教室墙壁上捅了一个窟窿,教室的封闭性被打破了,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这课还怎么上?若要强行禁止学生把这些电子设备带进课室,谈何容易?即使真的做到了,学生的心也未必会留着课堂里。这就是今天传统课堂遇到的最大挑战。

与其堵,不如疏。教师应主动将实体课堂的教学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学习功能,打造信息时代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笔者曾在论文中提出互联网+课堂的新概念,主张课堂三进,即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7]。网络时代,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拒绝在学校之外、课堂之外,是既不现实又不明智的,与时代发展趋势格格不入,终将被历史证明是无益的。手机和网络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再照本宣科已不可能,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将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材料和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之中,与教材相互配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教育进课堂,意味着要采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样的课堂,才符合金课的要求,即内容的前沿性、时代性,方式的先进性、互动性,以及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常规课堂类型,即以课堂常规教学为主,课外网络学习为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第二种是翻转课堂类型,即课前在线上学习教师提供的资源、课内练习交流巩固和拓展;第三种是双师课堂和“1+N”教学模式,即主讲教师通过网络直播进行教学,线下多个课堂通过收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时每个课堂内有一个辅助教师负责维持纪律、补充讲授、组织活动、辅导答疑、沟通协调等工作。第三种模式目前主要在一些课外辅导机构中采用,但有可能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模式之一。

3. 新评价

众所周知 ,学习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评价体系和机制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评价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见表 2):

评价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评价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性原则是指评价应有利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真实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体现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应覆盖学习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侧面。

传统评价理念重视评价的科学性原则,却忽视发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较多地采用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但不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对知识和技能评价,却忽视思维和情感、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往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缺少学习者的自评与互评,以及第三方评价。

新的评价理念则更多地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认为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将学生按照分数区别为三六九等,分出你高我低,而是要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为了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长处短处,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果一个评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那么这个评价就是失败的。评价还应该多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反映的主要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书本知识是学习的输入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完成哪些实际任务、解决哪些真实问题、形成哪些作品与成 果,才是学习的输出过程。今天的评价应更加重视学习的输出,而不是输入。

新的评价理念还主张把形成性评价放在比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更重要的位置,形成性评价更多地反映了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技术和教学大数据分析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便利。评价内容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该重视思维和情感、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体现全面性原则;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外,还应该引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有条件时还应该引进社会等第三方评价。

新的评价理念还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不强求用一份试卷或一套标准评价所有学习者,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尊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因为没有差异性与个性化,就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

四、信息时代课程设计案例

笔者以自己开设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为例,说明如何开展信息时代新型课程的教学设计。创新思维训练是本人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性的公共选修课程,2017 年获得首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证,是广东省教育厅向全省本科高校推广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之一。截至201810月,该课程已被全国1 956所高校采用,超过227万正式学习者完成了该课程的学习。

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三大特征,确立了课程设计的四大原则:一是创新性原则。本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上都要体现创新性。每一学期甚至每一次授课活动都要精心设计、求新求异,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让学习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灵活性原则。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是实践性原则。本课程以思维训练为主,因此不能只是进行知识和案例的介绍,而应更多地进行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四是差异性原则。创新思维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学习评价上要体现差异性和个性化。

本课程一共十五讲(见表3)。课程核心内容主要是激发创造力三板斧(转变思考方向、软性思维和强制联想)和与创新相关的三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这些内容都是符合金课的高阶性特征。

本课程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学生在手机或电脑上观看教师的授课视频,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其次,课上主要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练习与游戏;最后,要求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创意作品并公开展示,接受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有时还会引入社会评价(见表 4)。

为了检查学生线上理论知识学习质量,除了要求学生完成每讲视频之后的自测题之外,本课程还安排了期末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多元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课堂学习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即手机进课堂;在线上学习时,则采用课堂进手机形式,利用手机平台功能,开展签到、直播、讨论、选人、抢答、布置任务、提交作业等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种课堂进手机教学方法,有利于督促学生观看教师布置的视频和资料,保证在线学习质量,营造共同在线学习氛围,比单纯的让学生课前看视频效果要好。本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流程(见图3)。这些教学内容、方法、结果,符合金课的创新性要求。

本课程的挑战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级教学目标上。本课程设计了由低到高五级目标。第一级目标是树立创新意识;第二级目标是培养创新习惯;第三级目标是了解创新原理;第四级目标是掌握创新方法;第五级目标是完成创新实践。从第一级目标到第五级目标,挑战度逐渐升高。为了检验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评价、 多元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手机学习平台对每位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进行过程性记录,并换算成相应的分值;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情况对构成这些分值的各个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并定期向学生公布平时成绩,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这些平时成绩占课程总分的60%
   
期末考试包括: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主要检查学生对课程视频和课程教材的熟悉程度,一共45题,每题1分;主观题则为开放性问题或创新思维能力测试等。为了体现差异性与个性化,笔者一般会出3道试题,让学生任选其中的2道做答。每道试题的分值也不固定,而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综合评判。如2018年下学期出过这样的试题:

1现在很多学生点外卖,外卖小哥图方便把快递放到宿舍大门口,有时候真的太多而且很多人不及时来拿,这样有时会出现外卖拿错的情况。有些人发现自己的被错拿走 了,就随便拿一盒走,使其越来越乱。请你提出一种创新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2请用强制联想方法,设计一款新产品,或者创作一首诗歌。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要求体现创意形成过程。

3在一块土地上种植4棵树,要求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请问这4棵树应该怎么摆?(可画图示意)

这些题目都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答案,笔者鼓励学生给出多个答案,越多越好。如上面最后 一道题,笔者自己原来只知道2 个解决方案,结果学生给出了多达45个解决方案。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分的 20%。如果有学生对第一次考试成绩不满意,还可以参加第二次考试,以两次考试的最高分为最后考试成绩。这主要是鼓励学生进一 步学习,从而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每学期最后阶段的创新实践是课程学习的高潮,常常是新意叠出,惊喜不断。笔者每学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创意主题,有时要求学生围绕白纸完成创意作品;有时要求结合智能手机完成创意作品;有时建议学生将作品做成微视频形式发到朋友圈,所获得的点赞数(第三方评价)作为作品总分的一部分;有时结合展示时间点,让学生将作品展示环节设计成创意嘉年华形式。更多的时候不做任何限定,让学生自由联想、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意作品由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成绩占课程总分的20%,很多学生的作业和作品都成为笔者日后的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4-9.

[2]·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詹青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

[3]王竹立.面向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新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3-10.

[4]王竹立.再论面向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 远程教育杂志,20192):45-54.

[5]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

[6]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7]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 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作者:王竹立,男,中山大学资深教育技术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一级高级工程师。

 

                                  本文选自《煤炭高等教育》

                                  2019年第3